游戏圈里经常会整出所谓“抄袭”的闹剧,而真正对簿公堂的厂商毕竟是少数,一来打官司耗费人力物力,二来游戏产品之间是否存在抄袭是一件很难界定的事情,因为玩法这个东西不存在先来后到的概念,大家都能使用。不过,当某一项具体的玩法机制被注册成专利后,事情就有了全新的变化,甚至可能会影响行业的发展!那么,真的有公司会把所谓的玩法注册成专利吗?专利局会同意这种申请吗?
还真有!博士注意到:近期有一件相关的事情在社群里已经闹得沸沸扬扬,那就是大家熟悉的任天堂成功在美国取得了一项“召唤与战斗”方面的专利。虽然该机制早在许多游戏产品中广泛普及,但任天堂仍旧在2023年3月提出申请(案号US 12403397),并于2025年9月2日正式获美国专利商标局(USPTO)核准!呃,召唤与战斗?大家第一时间就能想到任天堂旗下的《宝可梦》。
展开剩余73%博士去研究了一下,该项专利讲的是“召唤角色并让其战斗”的相关玩法机制。根据具体文件内容,玩家在虚拟空间中操控角色时,可以透过指令召唤“子角色(副角色sub character)”。若召唤位置有敌人,子角色将与敌人战斗;若没有敌人,子角色则会自行移动。玩家还可将子角色移动到目标区域并触发战斗。这显然是在给《宝可梦》注册专利,游戏中,玩家都是通过召唤宝可梦来代替自己进行战斗的。
博士并非专业的法律人士,专利文件也不可能研究的很细,不过根据社群的反馈,我们得知上述专利的涵盖范围还挺广,应用范围除了《宝可梦》,还有《皮克敏》系列,玩家召唤或派出皮克敏并指挥它们探索或攻击敌人,也符合专利描述。这么一想,涵盖范围貌似很广啊,外界开始担心任天堂未来可能以此对其他游戏公司提告,比如:同样具有召唤系统的《女神异闻录》系列就可能受到牵连。
当然,与商标不同,掌握了专利并不意味着公司必须对所有潜在侵权行为提告。任天堂可选择是否采取行动,通常仅在认为自家知识产权遭到威胁时才会起诉。话是这么说,其他的相关游戏厂商肯定不会不爽,人家拿着剑,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砍来呢?任天堂不就已经砍过《幻兽帕鲁》的开发商了嘛,后者被迫修改了“搭乘伙伴滑翔”、“使用球体召唤伙伴”等机制。
虽然目前本文中的这个新专利还没被任天堂直接用来对付《幻兽帕鲁》,但大家有理由担心未来任天堂会对更多“类宝可梦”作品,甚至其他有召唤系统的游戏造成威胁(游戏王可能都要打个问号)。专精游戏专利的律师Kirk Sigmon在接受外媒访问时就指出:US 12403397专利的广泛适用性可能会成为游戏产业创意与创新的一种威胁,这是美国专利系统的失败,丢脸啊!
Kirk Sigmon指出:虽然专利内容写得很具体,理论上要逐字符合才算侵权,但实际上只要被大公司提告,就算专利本身站不住脚,也会因诉讼成本过高让小型开发商屈服。这种“烂专利”会扼杀创新,还会促使其他开发商与发行商也通过专利战来保护常见的游戏机制,导致整个产业陷入法律攻防!
博士觉得:对游戏行业来说,真正的隐忧不是任天堂会不会立刻提告,而是这种“宽泛专利”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。在未来,小团队在设计“召唤类”玩法时,不得不反复核对专利条款,甚至为了避嫌修改已经成熟的创意,最终让原本灵活的玩法设计变得束手束脚。另一方面,其他厂商纷纷效仿任天堂,用专利圈定常见玩法,整个行业可能会陷入“为防被告先抢注专利”的内耗,反而把创新的空间挤得越来越小。你觉得,上述专利到底是对知识产权的合理守护,还是会给游戏创新套上枷锁呢?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公司对个人损失大吗,配资实盘网上配资炒股,配资官网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